李现:耐心等候高光的出现

时间:2023-08-01 14:08:21       来源:凯迪网

眼前是古老的罗马斗兽场,他仿佛听到昔日的呐喊与厮杀,它如此雄 伟、磅礴,又风雨剥蚀。“千年的风霜,在这里留下痕迹,它不只是一堆石头或一座建筑。你能感到一种气息,以及永恒、不朽的艺术对后人的影响。”


【资料图】

这是在米兰工作结束后,李现安排的个人行程。 他欣赏永存之物。在流行与经典面前,他倾向后者。“在我人生的选择里也总会思考为什么,我不要一时的喧嚣,而是一件可堪留下的作品。”

李现喜欢在老城行走,闲素,豁然。落地泉州的时候,空中刮着雨丝,不潮不燥,一切刚刚好。城市陌生而安静,老建筑红砖裸露,更添几分古早味,似乎一下穿越了时光。 他在这儿度过了春天,恰如那部戏的名字——《春色寄情人》。“我蛮 开心做了演员,体验不同职业,也感受很多城市的风貌。”

为了采景,导演程亮带着剧组去了很多地方。此地临山靠海,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,有满街烟火,也有文艺清丽的小店。也宁静,也有温度。东西两座俊逸的石塔,沐浴在金色的光线中,是千年时光的厚重。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在农耕文化为主的国度里,它显得如此特殊,如此别致。

“泉州给我的印象是一座湿润的城市。”居民生活在海与风里,勤恳,笃定,沉默。 当地饮食和内陆不同,海鲜偏多,福建讲究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。闽菜以烹制海味著称,比起福州菜的淡爽清鲜,用汤提鲜,闽南更讲究作料调味,重鲜香。李现素不喜海鲜,却也入乡随俗,浅尝一番。

有一天在天台拍一场宴席,背景有几桌当地人在吃饭。导演走过去说 : “你们安心吃,我们拍一个虚影就好。”不成想却被热情居民招呼着一起吃, 他低头一看,一口硕大的锅,满满煮着一盆辣味海鲜,一家子十几个人围着吃。 他招呼李现过来尝尝,“李现平时健身,对食物摄入有严格的要求,但那天很给面子地吃了一大口。 ”

一逢有空,李现就背上小包,找个小馆喝咖啡,逛逛景点。一路红砖黄瓦,重檐歇山。处处可见百年大榕树,垂下长长的气根。 “我们去了很多祠堂,还有大院和崇武古镇。”一切都像《皮囊》中写的,泉州韶华易逝,又向海而生。

这座节奏舒缓的城市,连光线都是温柔的。程亮说:“作为一个沿海城市,它空气中水气丰沛,湿度和其他城市不一样,拍出来的画面偏清冷,蛮小清新的。”摄影师从海外回来,采用了适配英剧的摄影机,“英剧拍出来也是清冷的质感。这款机器我们一下用了三台。”

李现说:“我们有一天离开泉州去了平潭。那是一座四面临海的小岛,车开了很久,最后在海边取景,又拍了一些海报。晚上在平潭吃的饭,回到泉州,虽然就去了一天,但我一直觉得很特别,人文风貌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。” 有时他觉得,若不是做了演员,可能这样的地方,自己很难有机会去。

《春色寄情人》是一部都市爱情剧,无关甜宠,却有温暖的色调。男女主人公都有各自的境遇与隐秘,李现饰演的陈麦冬,年少时性格桀骜,父母离异,被奶奶带大,后来成为一名遗体整容师。和女主之间双向救赎的爱情, 让两个人都有治愈和成长。

故事伊始,陈麦冬性格冷淡,和老同学庄洁在火车上相遇,对方热情地打招呼,他却敷衍应和。李现说, 人物外表的冷淡源自职业。“他工作中与逝者家属接触,见面时大多不会握手,离开更不会道再见。职业属性如此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疏离寡言的分寸感。”

陈麦冬这一角色有职业特征,且关乎生死,全组都秉持审慎和尊重的态度,专程聘请了行业专家林福同教授讲解相关知识和技术,可谓诚意十足。 李现学得很认真,“从洗头、按摩,到化妆、穿衣,逐一看着老师学。这是对逝者最后的仪式,无关他贫穷或富有,无关社会地位,都用同样的态度面对。”

整个拍摄周期,剧组请了多位殡仪师进行指导,从专家教授到刚入行的新人,从服务在一线明星殡仪师,到泉州当地的工作者;既有场景搭建,也有实景拍摄。从接到项目开始,李现就非常重视,和编剧深度探讨,完成一个务虚到务实的过程。程亮观察到一些细节, “他第一次见到殡仪师时,紧紧握住对方的手,非常礼貌。还走过去悄悄问行业的收入,借此了解殡仪师的生活情况。”

拍完这部戏,程亮最大的感慨是:生命的流逝是非常真实的。他说,死亡这件事,我们平时不去看,不代表它不存在。“你往那一站,四台大焚化炉在你面前,灵堂也好、火化间也好,都打扫得干干净净,金属的材质发着凛冽的光。随着拍戏进程,我们从敬畏到珍惜自己生命,我现在吃一餐饭都觉得很珍惜。”

李现会想到对人生和艺术的追求,他加深了对生死那道界限的理解,短短人生数十载,到底该追求什么,或是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 “你赚了再多的钱,有很多身外物,到死亡的那一刻,一切都化为尘土,和你没有关系了。所以还是要在有生之年留下有价值的东西。我的人生里本就不追求流量或一时的热闹,还是希望拍一些能留下来的作品。”

同样以小城烟火为基调,展现温暖的人物群像故事,《春色寄情人》和《去有风的地方》却颇为不同。 “它在讲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拉扯,在拉扯中相互理解,治愈彼此的不完美。”李现说。 预告片展现了本剧的基调,镜头语言十分唯美,剧组希望能呈现独特的、成年人的爱情。

和《有风》相似的地方是,两剧都有奶奶做“神助攻”,男女主人公一 冷一热,一个追,一个避,他们需要通过旁观者听到内心的声音。 李现早年追看过台剧,已经欣赏方芳老师的表演,这次成为祖孙俩,接触下来发现她是一个“非常真实的人”。 “想吃什么说一声,第二天她会带过来。 ”两人有时在不同片场拍摄,方芳会告诉李现第二天给他探班,已经准备好了太阳饼或凤梨酥,“和方芳老师相处,可以知无不言,她对每一个人都很热情。 ”

这种亲切、温馨,如一家人的氛围,和去年的沙溪古镇十分相似。当时 很多演员就住在当地民宿,“晓春的妈妈”刘佳、“凤姨”艾丽娅和“阿奶”吴彦姝住在一套民宿里,李现的住处就在对面。艾丽娅没事就召集大家伙一起做饭,她自己先开干,一会儿烙馅饼,一会儿包饺子,十分热闹。

“阿奶”吴彦姝还记得第一次见李现的情形,“我总有一种想法,他们年轻的主演,不一定愿意跟我们老太太亲近, 没想到李现从人群中直奔到我面前,要抱抱我。见面之前的猜测全都化解了,那个场景就像生活中真实的祖孙。 ”有时吴老师在吃饭,李现看到了也要过来抱抱。

这次合作之后,吴彦姝老师对他的评价是:阳光,阳刚,亲切的大男孩。“他待人接物很尊重,表演细腻、准确而自然,是清新脱俗的,而不是刻板地在背台词。那个台词一看就是准备过的,不是上来乱演一气,他都有自己的 设想。 这种自然的表演,就是我们演员应该追求的。 ”

她提到了一场戏,用以说明李现对人物关系处理的细致。“那天是他跟人签约回来,很自然地靠在我肩上,正好我手里拿着一个橘子,就喂到他嘴里。如果李现不过来靠着我,我就喂不到他嘴里,只能搁他手里,就不如现在这种祖孙关系亲切和日常化。” 她说李现能把生活和戏里的关系都处理好,拍摄结束后,吴彦姝送给李现八个字的寄语:保持状态,再接再厉。

李现上一次和程亮合作,是五年前的《上海女子图鉴》,在这之前拍了两部短片,算下来是第四次合作了。双方都觉得彼此都在成长,也越发成熟。“我们创作时像 Free Style,他会给我足够的空间,”李现说,“比如我两 个月前看了一部欧洲的电影,想这场戏试试这种镜头设计,大家就一起来玩一玩,我们经常勇敢地尝试新方向。 ”

在程亮眼中,李现在与娄烨、忻钰坤合作后,身上有了优秀导演打磨过的烙印,在表演上更具耐心。 有一场戏是让他刷鞋,他就那样刷了几分钟,将污垢洗得干干净净,面部表情逐渐有了变化。拍完这条他不满意,要求再来一遍,剧组又给了一双脏鞋,他又刷了四五分钟。这一次,镜头捕捉到他脸上从平静到激动的变化。程亮说: “他在用日常的琐碎助推情绪,这种方法有着他从前的表演中没有呈现过的质感。”那是作为导演最为他喜悦的时刻。

两个人越来越熟,也会在生活中开开玩笑。李现说:“导演平时在家养乌龟和昆虫,发的朋友圈却很文艺,在片场又是逗趣幽默的,感觉很奇妙。”

入行至今,李现还保持当年的质朴。“我不太乱花钱,很感谢我父母穷养我长大。一直到今天,我都觉得钱应该花在刀刃上,值得的东西才买。”程亮说,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,都用在对身体和灵魂的打造上。在泉州有空去逛景点,逛书店,跟人分享最近又读了什么书。 同组的刘琳老师观察到,他总能早上 8 点准时在酒店餐厅吃早餐,“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”

“我感受生活,感受人文,感受每一本书、每一部电影带给我的成长和积累。再进到不同剧组,遇到不同的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的时候,我跟他们聊这个人物,会把自己的人生感受倾注在这个人物上,完全去塑造一个角色。”从学生时代至今,他始终保持大阅片量,从当年的盖·里奇、吕克·贝松,到如今入围各大奖项的影片,他都找时间追看。

他爱看《教父》,欣赏杰克·吉伦哈尔、瑞恩·高斯林,看新海诚也看是枝裕和,喜欢一切“大家公认的好东西”。 他想到有一年去巴黎工作,趁机去了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,余下的半天时间考虑去巴黎圣母院还是奥赛博物馆,走到博物馆门前看到排队要两个小时,再去圣母院也来不及了,于是临时决定逛街买几件衣服。第二年,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火毁掉了那座华丽的建筑。 “当时买的衣服现在早就不穿了,但是巴黎圣母院那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。从那件事之后,我人生的所有选择都会思考,我今天做这件事到底是要什么。”

在三十出头的年龄,“教父”未必会来,那就先做当下让自己有创作欲望的事。他不去想很久以后的事,只看当下的事业规划。程亮导演说,李现淡定、自律、沉稳,他有耐心等待自己表演的高光时刻出现。 李现认同:“我相信时间自有答案,长久的坚持和积累会给我结果。”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