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物版)陈松:雕根生花 化朽为奇

时间:2023-07-29 11:36:44       来源:东方烟草报

现年46岁的陈松是四川省苍溪县永宁镇的一名卷烟零售客户。他因擅长创作根雕而远近闻名,十余年,经他手创作的根雕作品达数百件之多,慕名前来观赏、求购的人更是络绎不绝。

幼年的陈松,受家庭的影响,从小就喜欢书法、绘画,尤其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。高考落榜后,他应聘到广东省一家精品工艺厂,从事饰品雕蜡工作,同他一起入职的同事,都是美术专业的大学生。面对低学历、低起点,陈松做到不抛弃不放弃,依靠自身天赋和后天努力,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负责人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乡渐渐老去的父母需要照顾,慢慢长大的孩子也需要陪伴。2009年,陈松和妻子辞职回家乡开了一家门店经营烟酒副食。

偶然结缘,只因热爱 (小标题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十几年前,一次偶然的机会,陈松在外地参观了一个根雕艺术展览馆。当时,他就被馆内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,沉醉在作品的魅力中,久久不能自拔。

从外地回来后,陈松就着手尝试创作根雕。最初,他以农村老家的一些树根、木头为原材料,练习根雕创作。那段时间,他把店里的生意交给妻子一人打理,把自己关在屋里,认真钻研,反复练习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遇到不少问题和瓶颈,但因着对根雕艺术的热爱,最终坚持下来。凭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书画根基,加之早年在精品工艺厂的工作经历,陈松很快就能上手,制作一些简单的根雕作品。

一个好的根雕作品除了优秀的雕刻技术以外,选材也非常关键。“选择一个好的树根作为雕刻基础,这个作品就成功了一半,剩下依靠的就是灵感和技术了。”陈松说道。

为此,陈松经常一个人跑到野外,寻找根雕的原材料。有时,他自己动手挖掘,有时找人购买。周边的乡村、山林陈松都跑遍了。好在身处农村,陈松在原材料方面没花多少钱。

雕刻是个细活儿,不仅需要非常的耐心和细心,还需要极强的专注力。为了寻找创作思路,陈松常常会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,反复构思,反复打磨;有时,深夜突发创作灵感,他会连夜赶工。

为了提高雕刻技术,创作出更好的作品,陈松前往各地学习、观摩,回来后不断总结,持续打磨雕刻技术,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,还因手背受伤休息了大半年。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根雕的热情。在他的雕刻刀下,一个个不起眼的树根被赋予生命和灵气。

随着雕刻技术的持续提升、优秀作品的不断问世,陈松逐渐有了名气。他的家人对他也从开始的不理解慢慢到全力支持,有时还会陪陈松一起到山坡、林场寻找原材料。

献身艺术,只为传承(小标题)

走进陈松的家中,映入眼帘的全是他亲手打造的根雕作品,大到会客桌,小到烟灰缸,可谓随处可见。十多年来,他逐渐成为当地的艺术名家、能工巧匠,完成的雕刻作品超过400件,且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。名利双收后的陈松,不忘回馈社会,经常为周边乡村免费创作公益作品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。

为了传承根雕艺术,也为热爱根雕的游客提供一个学习、交流平台,当地政府在镇上的学校专门特批了一间教室,帮助陈松建立了松哥根雕文化工作室。在这里,摆放着形态各异、惟妙惟肖的根雕作品,或造型逼真,或意境深远,令人叹为观止。另外,陈松还会定期在工作室为大家免费提供根雕教学。

近两年,陈松不再满足于闭门自我创作和顾客上门购买,他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开通了个人账号,将自己的创作过程、根雕作品拍成短视频,在增加线上销售收入的同时,也能同全国各地热爱根雕创作的同行交流,探讨创作思路,为推广根雕文化开拓出更宽广的路径。

“下一步,我要创作出更多根雕精品,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根雕、热爱根雕,将根雕文化、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。”谈及今后的打算,陈松坚定地说。

陈松的根雕作品。

陈松在创作。

陈松在他的根雕工作室。

陈松的根雕作品《福气临门》。

陈松在创作。

陈松的根雕作品(牛气冲天)。

陈松的根雕作品《罗汉》。

关键词: